南澳岛千年前海啸与马尼拉海沟地震

2019-01-21
老冠祥



(本报驻香港记者:老冠祥报导)南澳岛位于闽、粤、台三地交界处,离大陆11.8海里,是汕头地区最大的一个海岛。因离岸较远,交通不便,在南澳大桥开通之前少有人知。


【南澳岛是东山至台湾陆桥之中一站】


南澳岛雄踞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据史学家考古认定,在地球最后一次冰川期(距今1万至9000年)结束前,南澳为东山、南澎列岛、澎湖列岛至台湾陆桥之中一站,且为台闽粤之交通要冲,具有古人类聚居渔猎、进行文化交流的独特地理环境条件。


2010年,南澳岛上一名陈姓渔民无意间发现了一块疑似巨型古脊椎动物的化石。该化石长约2米多,宽约1米多的椭圆形岩石中间有一条巨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被牢牢地嵌于这块巨大的赭红色的岩石之中。有关方面表示,该化石出土点的发现,对研究周边地区古生物、古环境的演化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由于受海浪和海风的侵蚀,岩石表面已变得很粗糙,一条共6节、总长近2米的脊椎骨化石贯穿了整个岩石。椎体表面光滑,脊椎骨由粗到细“一”字排开,显得十分粗壮,最粗的是第一节脊椎骨,它的长度约为30厘米,直径约为20厘米,最短的第6节脊椎骨也有15厘米,全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南澳岛有8000年人类聚居历史】


除了该化石外,南澳岛文博部门悉心保护发掘史前文化遗址,努力采集先民使用的古文物,诠释了南澳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聚居的历史。近10余年来,这个海岛县已发现东坑仔、象山、崩山等6处(点)史前文化遗址,采集的陶器残件、石斧、石锛、细小石器、鹿角化石、鹿牙化石和先秦时期青铜器等史前古文物380余件,把潮汕地区的史前文化上溯至距今8000年,为探索研究粤东、闽南以及台湾地区「陆岛连桥」的历史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10余年来,全县先后新发现了县城东北郊的象山、岛东南部的云澳崩山、岛东北部的深澳吴平寨、岛东端的竹栖肚、县城金山等5个点的史前文化遗址,收集到石斧、石锛、石凿、石磨棒、凹石、细小石器、鹿角化石、鹿牙化石和青铜器等史前文物254件,以及一批大口尊、陶罐、陶器盖、陶支座等陶器残件。至目前,已有东坑仔商周文化遗址、象山细小石器遗址、崩山文化遗址等3处史前文化遗址及先秦时期青铜器等古文物通过专家鉴定。特别是以象山细小石器文化遗址及近年发现的同属一考古文化范畴的细小石器,更是引人注目。


时任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曾骥教授的现场考察、鉴定,确认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距今已有约8000年的历史。也成为华南至今发现的除马坝之外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存。


南澳岛濒临太平洋国际主航线,历史上就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洋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是南宋残余势力退驻岛内的主要原因,如今岛上还存留有当时为幼帝提供淡水而挖的水井。传说当时所挖的水井共有三处,按饮用者的身份分为「龙井」、「虎井」和「马井」。


在南澳县云澳镇,至今仍有一处名为「宋井」的风景区,其中的古井遗址,便是相传当年宋代皇帝及将士一行在南澳饮水的水井。

南宋的残余势力随着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很快走到了末路,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陆秀夫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亡。即使逃出了临安城,一路担惊受怕,南宋的两个幼帝最后死时都未满十岁,为他们所挖的井虽也数百年来历经沉浮,但井水依旧甘甜如初。


2004年,在修建宋井风景区时,在宋井景区西北面距宋井遗址约8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建筑遗址,这处建筑遗址疑似太子楼。这里的「太子」是指宋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7岁弟弟广王赵昺,而太子楼便是其当年在此驻跸的处所,也可谓是落难时的「行宫」。


位于南澳县国家海岛森林公园管委会黄花山村委会大潭东侧海边的大潭摩崖石刻,在当地别名凤仔港,坐西南向东北,面积约为1平方米。该石刻时间为北宋政和三年(1113)和政和五年(1115)二次镌刻,内容为:「女弟子欧/七嫒舍井/一口乞平安/癸巳十一月记/匠李一/弟子欧七嫒同/夫黄远舍井二口/乙未政和五年」。它是海商途经南澳的见证,也是南澳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转站及必由之路的实物例证,为南澳迄今最早的摩崖。1992年8月15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2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77年曾发生「海潮溢」】


在古代,南澳岛曾发生过海啸。根据《宋史》记载:「熙宁九年(1077年)十月,海阳丶潮阳二县海潮溢,坏庐舍;溺居民」,这段时间大约在1076年左右,地点位于广东汕头潮州一带。地质时间上来看相当吻合,同时没有关于风暴地震的记载,而且风暴潮的形式应该是大浪狂风且限于沿岸,文中所见「海潮溢」跟海啸上陆型态非常相似,都是属于大面积的海水持续涌入。

根据对现存的文物遗迹的整理统计发现,南澳岛上的文化遗迹自唐代起逐渐出现,而以文献记载的「海啸」发生时间——即公元1076年为起点,直到正式建镇的1575年,可以发现在这500年中南澳岛文物、古建筑等遗迹数量不但未出现增加的趋势,反而显着减少,直至明代后期设镇之后才大量增加。宋代是经济文化繁荣的朝代,而且受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的压力,宋朝国家的重心与前朝唐代及之后的元明清等相比更加偏向南方,南澳岛又是海上丝路航线上的港口,其经济文化也应该同样繁盛,反映在文化遗迹上应有更多的文物、古建筑等出现。而海啸之后文物数量突然减少说明这次灾难对岛上的文化产生了破坏性影响。而在历史文献中,对这一时期没有关于战争发生的记载,因此海啸破坏是对这种文化衰退最合理的解释。从1076年到1575年南澳建镇,是南澳文化衰败的时期,可能是海啸影响的结果。


【南澳岛发现大量贝壳和宋代陶瓷器残片】


之后又在汕头市外海南澳岛东南方的宋井海岸沉积中发现大量贝壳碎片、宋代陶瓷器残片,另外海岸上发现的巨型、磨圆砾石等都支持团队相信该地区曾遭受海啸袭击。


古井时隐时现,古井虽里拨仅10来米,但清泉不断,水质清纯甘甜,久藏不变质。


只不过沉积中并未发现宋带以前或之后的瓷器遗迹,因此推断,宋井地区在北宋中期应是一座有着高度文明的城市,不过之后遭遇大海啸侵袭而摧毁。


据中科大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存在着海啸的风险,这在大陆沿海地区的核电站、港口和能源储备基地等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予以考虑。同时,它还揭示了海啸对受灾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建议对南澳岛宋代遗迹进行更多考古挖掘,把被海啸埋葬的南澳宋城从地层里发掘出来「中国广东沿海地区历史上是否曾遭遇海啸袭击?」对这一问题,过去的答案历来是否定的。但真的如此吗?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一千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该研究成果在《科学通报》上正式发表,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是杨文卿博士。记者日前就这一研究,对孙立广教授进行了深入采访。


【文献记载广东潮阳于1076年遭遇破坏性海浪袭击】


这项结论也与历史纪录相符,过去曾有文献记载广东潮阳地区于公元1076年遭遇破坏性海浪袭击,而研究团队发现的宋代文物则介于公元960-1279年之间。宋井古城遗迹在海啸后几乎中断了500年,一直到明朝晚期才有明显的文化保留下来。


【西沙东岛1024年前后发生过生态灾难】


科学家还从西沙岛找到证明千年前海啸的旁证。近年来,孙立广研究小组对中国近海的古海啸进行了持续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团队在2008年发现西沙东岛在公元1024年前后,发生过一次生态灾难事件,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50周年纪念特刊上。在西沙东岛的湖泊沉积中存在着厚达10厘米的珊瑚砂层,珊瑚砂粒度分析表明,它们是同时沉积、快速形成的,该层顶底所含植物种子的年龄基本一致,均为公元1024年,沉积物中缺失植物颖果和介形虫,有机碳含量也接近零,与上下层位差异明显。研究认为,这是一次生态灾难事件,它是过去1000年来由南海的一次特大风暴潮引发的,不能排除海啸的可能。


报导指出,研究团队先是在西沙群岛中的东岛沉积中发现原应存在于200公尺外海床上的砂石及珊瑚,团队认为只有海啸才有力量将海底砂石推至这么远的岸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中发现了西沙群岛上的鸟粪层成分变化可能隐藏了古海啸的纪录,这篇研究有发表在Nature的scientific report杂志上。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说该团队在西沙东岛西南一个约于1300年前形成的舄湖附近钻探得鸟粪沉积物样本,发现大约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该层鸟粪层纪录中呈现中断的讯号,原本该是鸟粪的成分中不仅鸟粪不见了,一些有机物例如植物种子也缺乏,取代的是一层厚约10cm的海底珊瑚沙并夹杂浮游生物碎片,这层沉积物主要发现在西沙岛最东端之东岛的西南侧,而在该岛的东北部则找到了一些大珊瑚块以及砗磲碎片,两种沉积物在地层中之分布以及型态如下图。一般而言这类大型沉积物原先均位于大陆棚海床,台风的风暴潮无法将其带到陆地上,且这些砗磲碎片的年代鉴定分析大约也在1000年左右,和西南方的鸟粪层中异常分布讯号时间相吻合。透过砗磲等大型物体必须仰赖强烈的海水搬移作用来看,西沙东岛西南侧之鸟粪层内异常讯号很有可能也是海啸造成的。以下也附上该研究中西沙岛上该沉积物讯号分布区域示意图,可以发现在群岛东侧东岛为主要沉积物发现地,如果海啸源自巴士海峡西端的马尼拉海沟,在方向上也可说相当吻合。


【千年前海啸由马尼拉海沟地震引发】


经过多年研究及计算机仿真重建,研究团队认为应是千年前马尼拉海沟发生地震,因而引发这起毁灭性海啸,受波及地区则包括今天的广东省、海南岛,以及泰国部分区域。


台湾及菲律宾宛如闸门一般分隔了南海与太平洋,位于太平洋畔的一侧常常面对着强大的台风以及偶发的但规模巨大的海啸,然而拜地质运动所赐东侧的海岸陡峭不利于海啸波放大。


在为台湾东岸创造出不利海啸波放大的地形的同时,位于台湾西南部的南海边缘海底,同样的力量造就了目前世界上最有可能发生大海啸的高风险区域:马尼拉海沟一旦发生海啸,东西短短数百公里的距离就成为平静与危险的交界。


【地震时断层每年移动约8.7公分】


根据研究,台湾西南这条马尼拉海沟的错动分量(编按:海沟中每年由海洋向陆地板块隐没垂直距离,或是地震时断层OR海沟中板块交界处的垂直位移量,本文马尼拉海沟部分系指前者)每年约8.7公分,看似很小,但已足以让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列为海啸高风险区。


相对于中文数据来说,菲律宾从1560年代有文字记录以来,并无大地震之记录,甚至近年之监测亦无规模8以上之地震发生。这与南亚大海啸或是福岛大海啸很像,地壳下的能量不断在蓄积,非常危险。


大约在南亚海啸以后,台湾的学者就已经有人对于马尼拉海沟的活动对台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警告,主要依据可以参考包含台湾成大水文所教授吴祚任在内等学者的研究:http://tinyurl.com/qfe647q,该文章主要利用模式模拟马尼拉海沟大规模错动之下将有机会引发超过10公尺的海啸影响南海周边区域。


可产生最大达4.0公尺浪高的海啸威胁


中国地质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石峰,撰写<马尼拉海沟地震海啸对中国大陆的影响>论文称:中国大陆以东受宽阔的大陆架和一系列岛弧保护,只有南海马尼拉海沟俯冲带具备发生可能引发海啸的逆冲型地震的条件。文中在分析史料和马尼拉海沟俯冲带构造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认为对中国沿海可以产生最大达4.0公尺浪高的海啸威胁。历史文献记录也支持这一结论。


20112年,据「美联社」报导指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袁戴维(David Yuen)提出警讯指出,马尼拉海沟已经至少440年没有强震,巨大压力正在累积。袁戴维为这个断层建构地质或然率模型,他说:「大海啸或许不会在未来10年发生,不过会在50年到100年内。」一旦强震发生,中国南方四座核电厂和南台湾一座核电厂,可能劫数难逃,最糟的情况是,台湾和中国会被五至八公尺高的海啸袭击。


【规模达8级的百年地震周期已来临】


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民众已习以为常,但近年并没有大型海啸出现,吴祚任指出,台湾西南方的马尼拉海沟,地震能量都没有完全释放,「具有潜在危险性」,尤其规模达8级的百年地震周期已来临,但马尼拉海沟早已超过这时间。


中央大学水文所助理教授吴祚任分析,马尼拉海沟位于吕宋岛西南方,向北延伸至巴士海峡,总长约1000公里。马尼拉海沟目前每年推进8.7公分,440年即推进38.28公尺。以此次日本仙台大地震板块位移18公尺,南亚大海啸位移20公尺而言,台湾的确百年内可能因马尼拉海沟地震引发大海啸。


【只需1小时巨浪便直扑屏东垦丁】


马尼拉海沟地震引发的海啸会以「左右开弓」方式直扑台湾西南沿海及东北角海岸。吴祚任仿真规模9.3级的地震,马尼拉海沟距台湾400公里,但只需1小时,3层楼高(约8至10米)的大浪就会直扑屏东垦丁及南湾;2小时后冲上台南县海岸,3小时后狂奔至云林。


马尼拉海沟,吴祚任警告,若换做规模8级的地震,海啸高度将增加10倍到4米,冲进台湾岛,后果不堪设想。


大陆科技日报先前报导,去年初北京政府已在南海地区部署海啸预警系统,据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成果在当中起到部分作用。



来源:世界侨报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