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添泉:32歲辭警下海,半生轉身華社“傳燈”

2025-03-26
徐文欣

圖為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總會長吳添泉。(受訪者供圖)


“人生有起有落,但不論在任何時段,我們都要保持正面的心態與持續的努力。”博鼇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議舉辦在即,億利達控股集團執行主席、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總會長吳添泉在接受中國僑網“僑商道·博鼇華商錄”專訪時說道。


從員警到商人,再到華總總會長


吳添泉祖籍福建,出生於麻六甲一個靠捕魚為生的家庭,在家中8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還在讀書時,吳添泉的父親捕魚時發生意外去世,養家糊口的重擔落到母親身上。


母親重視教育,一直供我讀完高中,這在那個時代已非常不易。”吳添泉畢業於馬來西亞麻六甲培風中學,說得一口流利中文。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警隊做翻譯,後從警隊考入員警學院,在東馬沙巴警局的12年,他從見習警長晉升到代助理警監。


1993年,吳添泉的母親過世,他花光所有的積蓄,當時32歲的他重新定位自己,離開警隊,開始從商。


從接受警隊培訓成為政府公務員,到離開警界投入商界,再到參與華社工作,成為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總會長。吳添泉說:“這些都是我人生中的轉捩點,警隊中的嚴格訓練、華社中的無私奉獻,每一步都很重要。


守護文化節:傳遞文明火炬


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成立於1991年,其宗旨第一條便是促進馬來西亞各民族親善與團結,這一由馬來西亞13個州華社共同組成的聯合總機構,在促進兩國關係方面,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吳添泉介紹,由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打造的“全國華人文化節” 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項常年盛會,該文化節緣起始於1983年的馬來西亞檳城。為紀念這一歷史,檳城定期舉行“全國華團文化大會”周年紀念、全國華人文化節升旗禮、麻六甲“文化火炬禮”等活動。


“全國華人文化節”由各州華社輪流承辦,今年,“全國華人文化節”將在柔佛州舉行。舉行前,承辦文化節的華社會組成火炬隊伍,前往麻六甲的三寶山把文化火炬接回舉辦地。


2022年,吳添泉(前排右四)迎接華人文化火炬。中新社記者 陳悅 攝


“發展迄今,馬來西亞‘全國華人文化節’已是一個廣受歡迎的的文化慶典,成為華人社會中的一個重要文化慶典。”吳添泉說道。


從華校生到護燈人


馬來西亞擁有海外華人社會保存最完整、體系最成熟的華文教育系統,其凝聚了一代代華僑華人的堅持,是族群文化認同的象徵,也是兩國人文交流的重要紐帶。


作為華文教育的受益者,吳添泉多次為華文學校爭取權益,並成立教育基金,資助貧困華裔學子。


“華文教育不僅是傳承,更是為馬來西亞培養通曉雙邊文化的人才。”吳添泉介紹,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已連續37年舉辦“十大義演”活動為華教籌款,總計為近700所馬來西亞學校籌款逾5億林吉特(約合8.2億元人民幣),被認證為馬來西亞“最悠久華教慈善義演”和“最高籌款華教慈善義演”


如今,已過花甲之年的吳添泉依然活躍在兩國交流一線。從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的籌建,到馬中關丹產業園的落地,他希望推動兩國青年進行更多線下交流與接觸,讓兩國友誼在共學、共事中生根發芽。



<世界僑報編輯:楊帥>

来源:中國僑網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