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盛夏 華裔青少年橫跨兩地探尋運河文化

2025-07-28
世界僑報

盛夏七月,來自德國、西班牙、捷克、義大利等國的40位華裔青少年齊聚北京,開啟了一場以"運河尋源 探索京杭"為主題的文化之旅。這場由北京市僑聯、北京市青聯主辦,朝陽區僑聯承辦的夏令營,帶著華裔青少年們沿著京杭大運河的脈絡,在南北雙城的行走中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12歲的西班牙華裔女生周軒羽第一次見到父母曾提起的古老水道。"這條運河竟然這麼重要!"她驚訝地說。在老師的引導下,周軒羽和夥伴們仔細觀察著沿岸的文物地標,瞭解到這條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已有2500多年歷史,不僅承載著南糧北運的重任,更將江南的茶文化、絲綢文化源源不斷地輸往北方。


在北京故宮,18歲的西班牙華裔女生王昱騏被太和殿屋脊上的小獸深深吸引。"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小獸不僅是裝飾,還代表著等級制度。" 王昱騏說,這次遊覽還讓她瞭解到故宮建造所需材料是通過京杭大運河水運至北京的,因此有“紫禁城是大運河上漂來的”這一說法。


轉場杭州後,義大利華裔女孩董亞心直呼,在橋西歷史街區體驗到什麼是“沒有圍牆的宋韻文化博物館”。橋西歷史街區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是展現運河文化的重要區域。由老廠房活化而來的文化博物館群訴說著古時的“錢塘繁華”。


帶隊老師向華裔青少年們講解拱宸橋和京杭大運河歷史。(主辦方供圖)


行程中,組織者特意安排古今對比的體驗。從北京到杭州,營員們體驗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在北京,孩子們參觀完古運河遺址後,又來到現代化的"水立方";在杭州,他們既漫步於千年古街河坊街,又探訪未來科技城。


此外,華裔青少年們還體驗了各類文化手工課堂。"用力要均勻,慢慢來。"在絲綢文化體驗課上,老師指導著孩子們製作絲綢紮染。義大利華裔男生朱俊磊挑選了紅、橘、綠等顏色給絲綢布料進行染色。"杭州的絲綢紮染和雲南的不太一樣。各有各的美。"陶瓷篆刻課則讓朱俊磊體會到了"方寸之間的藝術"。"刻刀比鋼筆難控制多了。" 朱俊磊說。


華裔青少年們圍在老師身旁學習陶瓷篆刻。(主辦方供圖)


行程中,來自各國的華裔青少年們還相互分享祖籍地的故事以及遊玩中的見聞。朱俊磊說:"這次我不僅看到了京杭大運河,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家人口中提到的'老家味道'。"


記者丨劉洋

編輯丨楊帥

来源:中國僑網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