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閱兵!海外華文媒體人這樣報導

2025-09-05
世界僑報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多位海外華文媒體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閱兵式展現了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他們將通過鏡頭和筆觸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看到自信、開放、和平、奮進的中國。


海外華媒鏡頭下的九三閱兵。加拿大《搜羅》雜誌社社長陳林供圖


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表示,閱兵不僅是一場莊嚴的慶典,更是國家力量的宣示與民族精神的傳遞。鏗鏘步履與磅礴陣列,具象化了新時代中國軍隊的威武之姿與鋼鐵意志。


9月3日,羅馬尼亞《歐洲僑報》社長高進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現場。(受訪者供圖)


“作為旅居歐洲30多年的華媒人,我深知強大的祖國是海外僑胞的堅強後盾。在現場,我感受到的不僅是軍事力量與科技進步的震撼,更是民族凝聚力與自信心的提升。”高進說。


加拿大《搜羅》雜誌社社長陳林用“震撼”和“激動”來形容他在現場觀看閱兵時的心情。陳林的姥爺林鈞貴曾是一名八路軍通訊員,這次陳林帶著姥爺的照片來到閱兵現場:“我想讓他也看一看,如今的中國多麼強大,多麼自信。”


陳林受邀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受訪者供圖)


陳林拍攝的閱兵活動現場畫面。(受訪者供圖)


陳林表示,中國逐步邁向強盛的進程,令海外華僑華人倍感振奮與榮光。身為媒體工作者,他定當善用橋樑紐帶作用,融通多元傳播形式與全媒體矩陣,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鮮活的中國。


巴布亞新磯內亞《巴新僑報》社長李華東表示,閱兵不僅是國家力量的展示,也是和平自信的宣告和歷史責任的體現。9月3日,中國—巴新友好聯合會和《巴新僑報》聯合組織了閱兵現場直播,邀請僑胞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巴新僑報》社長李華東在閱兵活動現場報導。(受訪者供圖)


李華東說,《巴新僑報》同時通過中英文雙語報導,向巴新的華僑華人和當地社會傳遞閱兵現場的莊嚴氛圍和中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幫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理解這場紀念活動的意義和價值。


匈牙利《新導報》總編輯滕維傑表示,該報自20年前創刊以來,每逢重要紀念日,都會在頭版顯要位置刊登“勿忘國恥”的主題宣傳。針對此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導報》半年前就開始在報紙、網站、臉書等平臺進行持續報導。


圖為匈牙利《新導報》總編輯滕維傑拍攝的9月3日紀念活動現場畫面。(受訪者供圖)


匈牙利《新導報》總編輯滕維傑拍攝的閱兵活動現場畫面。(受訪者供圖)


“親臨現場觀看閱兵式,我感到心潮澎湃。”滕維傑表示將借助報社的平臺及日常交流場合,向匈牙利的僑胞和當地民眾講述所見所聞,幫助他們更好地瞭解中國。


圖為菲律賓《商報》執行總編蔡友銘在9月3日閱兵活動現場拍攝的畫面。(受訪者供圖)


菲律賓《商報》執行總編蔡友銘表示,剛剛結束的閱兵活動向世界展現一個事實:今日中國不再是百年前貧窮積弱的國家,而是躋身世界前列的負責任大國,是維護國際和平的重要力量。


菲律賓《商報》刊發蔡友銘采寫的《採訪九三閱兵手記》等文章。(受訪者供圖)


蔡友銘說,一百多年前,我們的先輩因戰亂、天災和饑荒,被迫下南洋。每個華僑華人家庭的背後,都有一段沉重的血淚史。正因如此,我們格外慶倖看到如今國富民強的中國。


《非洲華僑週報》主編張月拍攝的閱兵活動現場畫面。(受訪者供圖)


《非洲華僑週報》主編張月表示,參與抗戰勝利80周年的報導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更是一堂震撼心靈的歷史課。為了讓非洲僑胞及時、深入地瞭解九三閱兵盛況,《非洲華僑週報》推出了全媒體報導,向非洲民眾傳遞中國聲音。


《非洲華僑週報》採訪受邀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的博茨瓦納僑胞南庚戌。(受訪者供圖)


“這次報導,我們不僅傳遞了新聞事實,更希望呈現一種‘在場’的感動——讓遠在萬裏外的非洲僑胞,也能如臨其境,感受到祖國的強盛與溫度。”張月說。


編輯丨楊帥

来源:中國僑網(韓輝)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