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复杂的中朝历史关系(上)

2018-11-10
老冠祥


(本报记者驻香港老冠祥撰文)中朝两国关系渊远流长,可以追溯至3000年以上的历史。期间,中国向朝鲜传出了中华文化、佛教、印刷术、茶艺;而朝鲜则向中国输送了不少人才和美女。

箕子是中国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名胥余,因为其封国在箕地,所以称箕子。周武王灭掉商朝后,释放了箕子,箕子带五千人去了朝鲜半岛。根据《史记》记载,箕子朝鲜据说是商朝的遗臣箕子建立。《尚书大传》中也说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在公元前12世纪到前2世纪期间由箕子朝鲜半岛北部与当地原住民一起所创立的政权,被称作「箕子朝鲜」。朝鲜的早期历史文献,如《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也都认定箕子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根据《史记》,燕国的将军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宰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箕子朝鲜的政权,称卫满朝鲜。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从海陆两路进攻朝鲜,未成功,又从海陆两路派来增援部队,公元前108年夏,部分大臣叛变投降,朝鲜右渠王(卫满的孙子)被杀,卫满朝鲜灭亡。汉武帝在卫满朝鲜领域内设置汉四郡


韩国信史大约在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建立卫满朝鲜时建立。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中国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统治朝鲜半岛北部四百多年。但到公元4世纪以后,中原势力渐衰,高句丽鸭绿江流域兴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南部,百济消灭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三国时代,朝鲜佛教最早是由中国传入高句丽,为前秦苻坚遣使派僧而去,之后又有阿道法师赴高句丽。375年,小兽林王(高邱夫)为其建伊弗兰寺省门寺,为佛教输入朝鲜的开始。百济王朝于枕流王元年(384年)迎入东晋高僧摩罗难陀,并在汉山州创建佛寺、大兴佛法。新罗王朝是由纳祗王高句丽传入,法兴王时期正式流传。6世纪,由于中国唐朝的兴起,佛教各宗悉数进入朝鲜半岛,其中三论宗律宗影响最深。朝鲜半岛三国政权也派僧侣到中国求法,其中包括僧朗义渊实法师印法师等高句丽法师;谦益慧聪等百济王国法师;而新罗也派遣无相圆光慈藏圆胜惠通等。其中谦益甚至远赴中印度求学梵语律部慧超游历天竺各国,并书《往五天竺国传》。


部份韩国人的祖先是来自中国内地在大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剧中,男主角叫都俊敏教授。在韩国,有数万姓都的人,都姓在韩国250多个姓氏中排名第66位,不算大姓。都姓其实是源自中国。编成于1752年的朝鲜《星州都氏大同谱》的谱序跋文中提到,生活在朝鲜半岛上的都氏,其先祖为汉代的临蔡侯都稽。现时,浙江约有2300人姓都,大多分布在海宁、长兴等地。

韩国出土文物也见证了中朝关系。20161月韩媒报道,韩国光州广域市伏龙洞的1世纪前叶的坟墓中出土了大量2000年前的中国铜钱。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19日报道,财团法人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118日表示:“挖掘调查光州市伏龙洞一处道路扩建项目区间时,在早期铁器时代(马韩)的坟墓中出土50多枚中国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年至公元23年)时期铜钱‘货泉’。”这是韩国首次在坟墓中发现货泉,也是首次发现货泉串。韩国过去发现的货泉总共有19枚,每次主要在贝壳堆中发现12枚。

报道称,发现货泉的长方形一号土圹墓中还出土了1个短颈壶和78枚琉璃玉。新朝从公元14年开始铸造货泉,总共使用26年,直到后汉光武帝在公元40年把货币统一成五铢钱。


在韩半岛,只有荣山江流域、南部海岸以及济州岛等局部地区发现过货泉。东北亚支石墓研究所表示:“伏龙洞早期铁器时代坟墓出土货泉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证明当时与中国进行直接贸易的马韩政治集团是沿着南部海岸和荣山江海上贸易通道形成的。”

2018年6月,据韩媒消息称,韩国庆尚北道一处遗址中近日出土3把铜戈,表面乌黑油亮,用26枚中国古代五铢钱来装饰。其中出土的一件文物,是镶着中国五铢钱的铜戈。


除了铜钱外,朝鲜也经常出土中国的铜镜。有学者以韩国出土带铭文的铜镜为主要研究对象,共96面铜镜,并写成论文。


中国内地的文物也反过见证了中朝复杂历史。201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在大兴城区西北部边缘的原三合庄村址发现了从东汉到辽金时期的古代墓葬129座,现共清理出75座。墓葬里出土了一块墓砖,据块墓砖上铭文记录着墓主的姓名、籍贯和所属的朝代,墓主韩显度,籍贯乐浪郡朝鲜县。墓主的年代是元象二年,元象是北朝(386—581年)时期东魏魏孝静帝(534550年)元善见的第二个年号。卫氏朝鲜的遗民为什么要埋葬在北京大兴?据史料记载,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的进程中,曾经有过迁朝鲜民于肥如,复置朝鲜县。这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人口迁徙运动,朝鲜县位于当今卢龙县,距离北京很近。这些朝鲜移民进入中国后,还保留了自己的祖籍——乐浪郡的郡望。到了东魏定都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大兴是北方居民南下前往首都邺城的必经之地,在此发现东魏时期的墓葬也是顺理成章的。

韩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据韩联社2017年1017日报道,韩国国立庆州文物研究所近日宣布,自2015年开始挖掘的新罗王朝千年前王城“月城”中出土了7块墨书木简,根据木简上所刻内容,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儒学在公元6世纪就已在新罗盛行。据悉,该遗址已出土了32块木简。据悉,木简上刻有“丙午年”字样,韩国研究人员认为木简可能制作于公元526586年。此外木简上还刻有“文人”、“周公”等字样,以及其他一些官职名称。


国立庆州文物研究所专家权京孝在1017日发表的公开文章中表示:发掘出土的木简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木简上所记载的“文人”、“周公”则可以证明,儒学已经在6世纪时期的新罗王朝扩散盛行的事实。权京孝解释称:“文人”是古代对主管文学、文章的人的统称;“周公”则是中国古代周王朝武王的弟弟,在儒家被认为是圣人之一


唐高宗(628年-683年)时期,薛仁贵被委以重任,参加征服高句丽的战役。金山之战,他以少胜多,斩首五万级,之后薛仁贵率两千人,杀获万余人,四十余城望风而降。高句丽被灭后,薛仁贵被任命为安东都护,镇抚高句丽、百济故地。因薛仁贵的善政,以至于当地百姓竟然忘记亡国之痛,人们将其视为偶像,也对白袍情有独钟。根据《族志艺苑》的记载,有人曾在50年代,发现朝鲜人绝大多数都是白色服饰,因此特意询问当地的阿巴尼,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穿白色衣服是为了纪念白袍薛礼,我们很多州县还有薛礼庙。


唐高宗开元末年,九华山麓走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行脚僧,他就是费冠卿笔下的新罗僧人金地藏。这一年金地藏24岁。关于金地藏的身世,历史上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是新罗王子,由于争夺王位失败,看破红尘;有的说他因为不满父王为他娶得妻子,才愤而出家;有的说,他早年就曾留学长安,甚至当过高宗皇帝的近身侍卫等等,但是这些说法大多找不到确凿的证据。


新罗全面吸收唐文化,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儒学和汉文化,曾在唐代大量生产的藤纸也在朝鲜的高丽王朝时期重获生机。出产自朝鲜半岛的高丽纸厚实挺括,适合书写各种文字。制墨技术也在唐代由中国传入朝鲜,朝鲜出产的墨质地精良,外观光泽如漆。纸和墨的发展是印刷术出现的前提。现存朝鲜半岛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于高丽宗十年印制的《宝箧印陀罗尼经》,现存日本。朝鲜的雕版印刷以朝鲜僧人从中国带回的印刷品、刻本作为他们早期刻印的主要蓝本。1966年,在韩国庆州佛国寺的一座古塔中发现的一件唐代长安的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即是由朝鲜僧人带回的。


新罗时代(668-935)大批僧人到中国学佛求法,载入中国宋代《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后回国传教。其中一位新罗国僧人叫慧超,他在唐朝时幼年(704年)入华,从中国泛海至印度,后来取道陆路经西域返回中国,开元十五年至安西(今新疆库车)。慧超是8世纪初西域政治形势剧变的见证人。他后来写成《往五天竺国传》,该书与马可•波罗的《东方闻见录》、鄂多立克的《东游记》、拔图塔的《游记》并称为世界四大游记。


新罗国僧人回国时,会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据韩国古籍《三国史记》载: “前于新罗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时,已有茶。善德女王属三国时代(公元前18—935)末期人,故韩国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到髙句丽灭亡后,在唐境内形成多处武人集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杨保隆认为有1/3到一半的高句丽曾被内迁至内地,并且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当中,高句丽族人高仙芝(?-755年)被唐朝时期吸纳,在唐玄宗时期担任将军,关于其最著名的事迹是率领唐军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展开怛罗斯战役。


期间还有一位新罗人崔致远,新罗宪安王元年(857)生于庆州沙梁部。新罗末期人,是朝鲜大学者、诗人,一向被朝鲜和韩国学术界尊奉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美誉。在唐朝求学为官的东国儒宗崔致远,晚年归隐,不知所终。可见朝鲜人对中国之向往。


在中国佛学史上颇有地位的义通(927年~988年),传说曾是高丽贵族,俗姓尹氏。少时即有佛相,顶有肉髻,眉毫宛转,长五六寸许;幼从龟山院释宗为师,十六七岁受持具足戒。之后,学《华严》《起信》。后来,乘船入宋,进入浙江天台山。义通先在天台云居德韶国师门下习法,后谒螺溪义寂大师,学习天台教义,于是留下受业,居螺溪二十年,体悟天台佛学,名闻遐迩。义通不惑之年,曾想回国传法,于宋太祖干德(963年~968)年间来到四明(今宁波),准备搭船回国。但郡守钱惟治诚意恳留,义通留在四明,建传教院,传天台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赐传教院以宝云禅院之额,此后,这里改名为宝云寺,义通也因此被尊为宝云大师义通在宝云寺传天台佛学近十余年,受其度者不可计数,宋端拱元年(988年)十月二十一日,义通于宝云寺安详示寂,世寿六十有二。义通着有《观经疏记》《光明玄赞释》《光明句备急疏》等书,被尊为中国天台宗十六祖。作为一位外籍僧人,能成为中国天台宗一代宗师。天一阁所藏明代孙枝绘《高丽寺图》。大觉国师真影复制件,这是唯一存世的义天真影

(未完,待续)


来源:世界侨报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