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香港记者老冠祥撰文)秦始皇的子女,见于史书有名可考的,只有长子扶苏,秦二世胡亥、公子高、公子将闾4人。有史书说秦始皇有12个儿子,史书中还有秦始皇第10个女儿被杀的记载。但根据专家考证,秦始皇共有子女33人。
秦二世胡亥,关于胡亥的母亲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胡亥的生母不明,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胡亥的母亲是胡姬。
胡亥早年曾奉他父亲秦始皇的命令,跟随大奸臣赵高学习法律。当秦始皇在南巡途中病世时,陪同在秦始皇身边的左丞相李斯为了防止皇子们以及全国各地制造事故作乱,就命令所有人严守秦始皇在外地已经逝世这件事情,不许发布关于秦始皇丧失的消息。在秘密护送秦始皇的尸体回咸阳的途中,将尸体放置在密闭又通风的温度温凉的马车中,一路跟以往的行为无异,装成秦始皇仍旧在世的假象。那时,胡亥、赵高以及其他几个曾经受秦始皇宠信的宦官已知道秦始皇去世的事情,胡亥为了登上帝位,在赵高和李斯两人的帮助下,杀害了他的十几个兄弟姐妹,更甚至设计逼死了他的长兄,本应登基称帝的公子扶苏,篡得皇位做了秦二世取其余32名兄弟妹妹皆死于非命。
胡亥(前230年-前207年),即秦二世,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
胡亥在位期间,宠信大奸臣赵高,封他为秦朝宰相。而在赵高掌握朝廷实权的情况下,秦王朝的统治越发残忍暴虐,比之秦始皇时期更甚,使得天下百姓终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痛苦不堪。到最后终于逼得百姓起义造反,发生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战争以及先前六国的的富国运动。至此,秦朝逐渐走向衰落。而胡亥最后是死于他极为宠信的奸臣赵高的心腹手下,被其逼迫自杀而死。
胡亥即秦二世,据载公元前207年权臣赵高胁近秦二世自杀,以庶人仪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胡亥死后葬在哪呢?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讲到胡亥时有记载,“以黔首养二世,杜南宜春苑中”,这句话的意思就指秦二世自杀之后,被赵高以老百姓的规格埋葬在一个叫宜春苑的地方。
据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称:秦宜春宫在雍州万年县西南30里。宜春苑在宫之东,杜之南。西安文理学院教授车宝仁说,这里的杜指的是秦代的杜县县城。雁塔区电子城街道杜城村就是秦杜县县城所在地,汉元康元年,即公元前65年改称下杜城。
宋代宋敏求撰《陕西省长安县志》称:师古曰,宜春宫在杜县东,即今曲江池是其处也。
清代舒其绅等修的《陕西省西安府志‧陵墓》称,《陕甘资政录》载秦二世皇帝陵“在今咸宁县南二十二里曲江池,乾隆乙未年立石表墓前。”
曲江池村今于今天西安的南郊。秦始皇在此修建离宫“宜春苑”。秦二世皇帝陵在其遗址南岸。汉武帝时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隋代修建大兴城时为配合城市建设将曲江挖为深池,取名“芙蓉池”。唐代复名“曲江池”。 唐时曲江池并达到极盛,唐明皇每年两次在此宴会群臣,那些进士考试及第后,成群结伙到曲江大摆宴席,饮酒作乐,此即“曲江流饮”,为长安八景之一。 唐代以后逐渐废弃。宋代张礼的《游城南记》曾经记载了宋代时期的曲江情况。之后逐渐荒废为农田。
唐代杜甫《曲江》
其一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其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的诗正是记述当年曲江流饮的盛况。
当地一片高地名叫神禾塬,神禾塬来自一个传说:话说西周的周成王到了这里发现有很多长有双穗的麦禾,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于是就给这里取了神禾塬的名字。
关于胡亥为什么会埋到曲江池南岸,在西曲江池有两种传说。据内地媒体称:一位77岁的龚长安称,传说这里当时是片松树林,秦二世从咸阳城逃的时候慌不择路,逃到这片树林里。后面追兵撵上后,把他杀死在这里,就地掩埋。另一位71岁王尚朴等人听到的传说是,秦二世让人家杀死到别处,拉到这里埋的,没有头,给安了个金头。
2004年8月,有一名农民在神禾塬上耪地,挖出了一些古代砖石的残片,赶紧就报告给省里的文物部门。考古队来到一发掘,发现有一个古墓,这座古墓有四条墓道,属于王一级的墓葬级别,可是这么大规模的墓没有封树?顶上一马平川。考古队发现这座墓有四条墓道,按照中国古代丧葬等级制度,有四条墓道,墓主人即使不是帝王,也绝非一般的将相。
考古队在古墓内,发现了一个马车陪葬坑,里面有六副完整的马骨,这就意味着墓主人生前坐的马车是六匹马拉的,所谓「天子驾六」,墓主人的身份应该是天子一级的人物。不过考古队在离墓室不远的地方发现了不少的盗洞,因此心中有失望。在离面15米的深处,考古队找到了大墓的墓室,墓室内曾经着过一场大火,所有的东西都被付之一炬,别说棺椁和尸骨,就连墓室底部的泥土都被烧得跟水泥一样硬。
考古队只能在空荡荡的墓室里掘地三尺,希望能找到哪怕一点点线索,终于清理出了一个方形的漆器铜托,一个错金的衔环普首,这两样东西的工艺和纹饰都是典型的秦汉风格。在烧过的泥土中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陶罐,罐子上刻的几个字,是「今宜春苑」。经多方研究证实,这个没有封树的大墓应该是秦二世胡亥的墓。
可解考古队可以以凭罐子上刻「今宜春院」四个字,可以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就是在司马迁的《史记·始皇本纪》当中,讲到胡亥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以黔首葬二世,杜南宜春院中」,黔首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二世就是指秦二世胡亥,整句话就是说,胡亥死后被当成普通老百姓那样葬在了一个叫宜春院的地方,再一查这宜春院恰好就在现在的神禾塬。
那究竟是谁盗走胡亥墓里的陪葬品,还一把火把墓室给烧成白地?据专家说,这个人可能就是项羽进关以后对秦宫进行烧掠、焚烧。据文献记载项羽就有盗秦始皇陵的记载,另外焚烧咸阳的宫室,他到了咸阳就是西安附近,对秦的陵墓进行破坏,总所周知,项羽跟秦朝之间有着灭族之仇,亡国之恨,所以他率领大军进入秦都咸阳之后,杀了一大批秦国宗室后裔还不解恨,又火烧阿房宫,强挖秦皇陵,胡亥的墓,估计也是在项羽的这次报复行动中遭了秧。
如今,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村南半坡上,有秦二世胡亥墓,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为圆形,封土堆直径二十五米,高五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宽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华沅所立。碑后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嘉庆十年所书。
胡亥墓座落在原坡地带,环境幽僻,迥异于秦汉以来高峻宏伟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逊色。整个陵园占地20余亩。正南是一座朱门红柱卷棚式三间进深的山门。门额正中高悬一块“秦二世皇帝陵园”的黑色金字大匾。穿过山门拾级而上,是一座秦代建筑风格的硬山式大殿。面积约184平方米的大殿内,陈列着“指鹿为马”的塑像群。2米多高的胡亥、赵高、子婴、阎乐等5个人的彩色立体像,神态逼真。“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建成于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