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比女性短命的秘密

2019-01-29
老冠祥


(本报驻香港记者:老冠祥报导)人们常说女性比男性更长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称,全球人口平均寿命为71岁,其中女性73岁、男性68岁。中国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77岁。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科学家最新研究结果说,这种由性别导致的寿命差异或许是人类在生物学上独一无二的特征。


该校的史蒂文·奥斯塔德博士和凯瑟琳·费希尔博士在美国《细胞-代谢》月刊上发表论文说,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具生存优势,即活得更长久,这在已知的所有物种中是独一无二的。其他物种,不论是研究中常用的蛔虫、果蝇、还是其他哺乳动物,一旦食物、交配模式、或者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生存优势常常就会在雌雄两性间发生转换。唯独人类,女性通常比男性活得长久。


综合各方的研究和说法,女性比男性更长寿原因可能来自有下列多项因素有关:


(1)染色体


男人和女人确实有一项明显的差异: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不同。无论男女,都有23对染色体,也都由其中一对染色体来决定性别,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而男性是XY。男女在性染色体上的差异,会影响到某些疾病的发生率。


1986年,史丹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X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在DNA修护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假如男性在这个基因上有了缺陷,身体修护基因病变的能力就会受损。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病变日积月累之下,就可能加速老化和引起疾病。


人体内有一种参与DNA修复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性的修复基因要多于男性,更利于长寿。


女性由于有两个X染色体,因此比男性多了一重保障,当其中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缺陷时,例如具有会引起肌肉萎缩症或血友病的遗传病变,另外一个X染色体可以立刻上场候补。相反的,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所以假如X染色体出现缺陷,就无可避免地发生疾病了。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一项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线粒体基因中存在一些仅会损害雄性寿命的基因变异,长期积累,就会拉开雄性和雌性的寿命差距。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研究发现,女性身体细胞修复再生能力更强,细胞更加「持久耐用」,而相比之下,男性的细胞像「一次性用品」。因此,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一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女人寿命普遍比男人长,这是因为男人的身体在生物学上更像是「一次性用完即丢弃的用品」。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UCSF)在北美更年期协会(NAMS)2018年会议中发表研究表示,男性与女性的预期寿命与细胞内的遗传因子有关,在人体的23对染色体当中,DNA末端用于稳定染色体完整性、控制分裂频率的「端粒」长度,目前已有透过实验证实「端粒上的酶(酵素)暴露在雌激素当中,它的活性就会增加」,因此女性端粒长度较男性长,但端粒长度亦可因外在因素缩短,「压力、慢性病或儿童时期受到的心理创伤」,均会对它产生不良影响,较长的「端粒」罹患心血管疾病机率较低,寿命也较长。


此外,痣的数量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体长度之间存在关联。很多人认为,痣是身上难看的「瑕疵」。然而,英美等国研究人员以2000多名18岁~79岁参试者(其中包括900多对双胞胎)进行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一个人身上的痣越多,衰老进程就越慢。在人均30颗痣的基础上,每增加25颗痣,看上去就会比实际年龄年轻2~3岁。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科学家完成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痣的数量与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体长度之间存在关联。端粒体越长,寿命越长。身上痣数超过100的人,其端粒体比身上痣数少于25颗的人,多出相当于6~7岁年龄差的长度。


(2)体内激素


男性体内的雄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的雌激素(Estrogen)则高于男性。


雄激素让男人肌肉发达、大展雄风,却并不利于延年益寿。科学家们发现,雄激素会令男性的免疫系统比女性更早衰退,而免疫系统除了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侵,还能监视自身体内的情况,这导致男性中年之后罹患肿瘤和传染病的几率都要高于女性。


专家怀疑,男女在寿命和死因上的差异,可能至少有一部份和性荷尔蒙(男性荷尔蒙睪固酮和女性荷尔蒙动情激素)相关。

许多证据显示,睪固酮会令男性冲动、易怒,攻击性和活动力增强,由于从青春期开始,男性荷尔蒙分泌增多,有些科学家称这段时期男性死亡率增高为「睪固酮中毒」。


女性体内会分泌一些女性特有的激素,例如,雌性激素不仅可以抑制血压升高,还能发挥降低胆固醇指数的作用。因此,比起男性,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较少。此外,从脂肪细胞分泌出来的脂联素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同时还有修复脆弱血管,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步入中年后,睪固酮还会增加血液中「坏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提高男人得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相反的,女性荷尔蒙动情激素却为停经前的妇女提供了保护作用,降低年轻女性罹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科学家们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观察到,雄性动物经过阉割后,寿命会明显延长。当然同类实验不能在人类身上进行,不过人们曾用阉割的办法来对待一些精神病患者,也曾有过培养阉人歌手来演唱动人高音的历史,还有过在皇宫中执事的宦官,尽管这些传统早已被废除,但根据对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统计,阉割后的精神病患者和宦官的寿命都有明显延长,但阉人歌手却并没有。


韩国科学家朴汉南对19世纪以来朝鲜宫廷生活进行了研究,被研究者中包括81位在青春期以前就被割去睪丸的太监。研究结果显示,朝廷中其他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而这些太监大约活了70岁。


(3)免疫系统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免疫系统衰老速度比男性要慢得多,这就成为女性比男性更加长寿的优势了。


一组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女性的免疫系统要比同样年龄的男性衰老得更慢一些。


日本研究人员在英国《免疫与衰老》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356名年龄介于20至90岁之间的健康女性和男性志愿者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人血液中与免疫有关的白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


参加研究的人发现,虽然人在衰老的过程中白细胞总是都是会下降的,但是男性白细胞中的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减少速度比女性的快的多,而这两种细胞都和抗病毒感染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女性在衰老过程中,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等其他几项免疫参数的表现也优于男性。男性还会出现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红细胞下降情况,但女性不会。


领导这项研究的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教授广川胜郁说,雌性激素有助于淋巴细胞的产生和调控,从而影响到免疫力,这可能是女性免疫系统衰老速度比男性更慢的原因之一。


(4)新陈代谢


一般情况下,男性多为肌肉体质,而女性的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多。因此,体内肌肉含量较多的男性基础代谢量也就相对较高,而相反,基础代谢量较少的女性在存活时就不需要太多能量。同时,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基础代谢量较少的那一方比较容易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女性的体型比男性要小,基础代谢率也比男性要低。一般而言,男性每天需要6278千焦的能量,而女性只需要4813千焦的能量。同样的活动,女性基础代谢率更低,能量消耗更少。而有说法认为,高能量的消耗代谢会加大组织自身的损耗,从而可能促使减寿。


高能量代谢可导致寿命缩短,这一点已被实验所证实。女性在25岁以后基础代谢率显著低于男性,直到闭经后才与男性相仿,一生中的平均代谢率低于男性。据估算,女性能量代谢可比男性少30%~40%。同时,高大魁梧也让男性的循环系统负担更重。


男性基础代谢要比女性高5%-7%,即能量消耗要比女性高,相应需要吃的也多。而据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少摄食后产生的损害性自由基相应减少,对人的DNA和细胞破坏也减少,因此衰老也会减慢。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吃得多的男性总是比吃得少的女性活得短。


(5)心血管系统


女性50岁之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要显着低于男性。这是因为雌激素能促进高密度脂蛋白的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俗称「血管清道夫」,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但绝经后,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就容易出现。


英国科学家进行了该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针对人类心脏血管系统对人类衰老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人类女性拥有比男性更为「年轻」的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心脏泵血能力并没有出现明显减弱。专家们认为,这一发现极有可能就是女性比男性长寿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心脏会变得衰弱,但一个健康的女人70岁时仍拥有20岁的心脏。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心脏会变得衰弱,但一个身体健康的女人到了70岁,她的心脏依然和20岁的时候一样富有生命力。约翰穆尔斯大学的人类发展和衰老研究小组调查了超过250名年龄由18岁至80岁不等的健康者。


(6)女性月经


女性每月月经出血量多时可达80多毫升,在一些短期大量出血事故中,女性对应激反应的耐受性要比男性大一些,生存的几率也就相对较大。


女性每月生理期排出的血液会带走一定量的铁,因此铁过量的问题更容易在男性身上体现。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女性周期性的失血,会持续激活造血功能,这也有益于女性保持健康。

(7)身高体重


美国传媒称,一项有关人活到90岁概率的调查研究显示,相较于男性,女性的身高和体重似乎在长寿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2019年1月21日报道,一项新的研究显示,身高高于平均水平(即身高在175厘米以上)的女性活到90岁的概率比身高在160厘米以下的女性高31%。同样的结果在男性身上没有发现。


这项研究通过分析身高体重指数(BMI)和运动水平分别对男性和女性的寿命产生何种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报告称,由于生活方式的差异、基因及荷尔蒙等原因,女性的寿命往往比男性长。


为进行调查,研究小组使用了1986年启动的荷兰人群健康研究项目的数据,并收集了居住在204个荷兰市镇、年龄在55岁至69岁之间的超过12万名男女的信息。


研究人员对在1916年至1917年出生的3646名男性受访者和4161名女性受访者的数据进行了评估。参与者被分为三组——每天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30-60分钟的;1.5小时以上的。


在68岁至70岁的女性中,她们的身高、目前的BMI及20岁以来的体重增加情况都与其能否活到90岁有关。


而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期刊上撰文,就女性为什么比男性长寿的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不光是男人,许多其他雄性哺乳动物都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寄生虫或细菌感染。这很可能就是男性或其他雄性动物「早死的原因」。


英国斯特灵大学教授维尔森解释说:「大个动物需要的食物更多,因此吃进寄生虫机会也大大增加。」同时,雄性激素可能对免疫系统有某种抑制作用,从而使男性或雄性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的攻击。在一些国家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个头男性」比小个女性患寄生虫病的机会至少要高一倍以上。


(8)心理素质差异


男女心理素质能力也是因人而异,但普遍而言,女性拥有较高的交流能力,在遇到困难和压力时,能够很好的与周围的人交谈进行排解。与之相反,男性则常常一个人怀揣着烦恼和压力,较容易陷入孤独之中。正可谓压力乃万病之源,因此健康活力的过好每一天也是长寿的重要条件。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研究人员释出了一项关于男性寿命的调查报告,报告称,男性远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强壮。相反,由于各方面的压力,男性的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其青壮年的死亡率比女性高出3倍,寿命也在不断缩短。


女性过去被视为弱者。「唠叨、撒娇、哭泣」则被专家称作女性的三大健康「武器」,对维护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圣保罗雷姆塞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发现,人在哭泣后,负面情绪可降低40%,从而起到更好的自我安慰和提升情绪的作用。眼泪的分泌还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有毒物质。男性长期抑制流泪,若不能有效舒缓情绪,久而久之自然伤害身体,影响寿命。


其他研究显示:比如超车、酒驾等,男性死于车祸较女性多。欧盟一些国家和美国的统计表明,男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更高,约为70%,女司机只不过占30%左右。


(9)生活习惯


男性的饮食习惯常常是狼吞虎咽或经常暴饮暴食,由此男人胃病的发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6.2倍。


中国有30%左右男性吸烟,而女性则只有约3%。


酗酒也是60多种疾病的诱因,长期酗酒极易导致肝硬化、食道癌等疾病,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还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据内地《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30-59岁男性饮酒率均超过60%,其中40至49岁饮酒率率高达63.7%。而女性各年龄段中最高饮酒率也就14.4%而已。且男性更喜欢高烈度的酒,女性更倾向饮酒微醺。


很多男性还不注意膳食均衡、规律作息和体育锻炼等,诸如无肉不欢、熬夜、窝沙发的一系列行为,带来的便是「啤酒肚」、脂肪肝之类的健康问题。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男性短命只能够认命吧!



来源:世界侨报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